仇婼記(13-15)

 仇婼記(13-15)

 

十三

 

  自從那天之後,婼留在仇家,和清他們一同生活。小桐和清待婼態度還是跟以前一樣沒變,然而,婼卻發現,自己不知從何時開始,在意起仇翔的態度來。其實,翔待她也沒特別差,在路上見到她也有跟她打招呼,至少並沒有把她視為敵人,或者壓根無視家裡有她這個人;不過,就是明顯不再像剛開始般親切,變得客客氣氣,以前會主動撩她閒聊說笑,現在不再有了,而且,大宅裡就唯獨翔會叫她“樊婼”,有別於清和小桐仍然叫她“小雪”。婼雖然覺得難受,不過她心知肚明,這是她自找的,所以她儘管難受,但她並沒有向其他人抱怨。翔的態度就像是一個提醒,時刻讓她記得以往所犯的錯。說來也諷刺,明明當初她看不起翔,覺得他比不上他的哥,善良但可有可無;或者這真是所謂的,“風水輪流轉”吧。

 

  翔的態度改變讓婼難受,然而,讓她難受的事並不只一樣。這段日子裡,婼有時表現出悶悶不樂的樣子。小桐和清看在眼裡,擔心是免不了的。問她是否身體哪裡不舒服,她只答沒有;問她是否有心事,她又只答沒有。有一天,婼跟清他們吃晚飯,只吃了很少,然後,不知怎的,婼不小心將碗摔到地上,碎了。這本來是件小事,讓小桐打掃清理掉就完事;但婼卻表現得好像她犯了什麼彌天大錯般,低著頭,嘴裡不斷地叨著“對不起!對不起!”…見婼這樣,清和小桐分別出言安慰:“不要緊啊!這很小事而已。”“奴婢給您換個新的碗吧!”然而他們倆心裡卻納罕,小雪她到底怎麼了?小桐向她的清少爺匯報,婼有時候會待在自己的房間,無緣無故掉淚。為什麼?到了現在,還有什麼事會讓小雪如此難過?清回想起,從認識開始,第一次看到小雪哭,是在今年的七夕。

 

  當時,小雪說自己因為父親去世而哭,當然啦,小雪的父親樊倚是藍翎城的領主,他的死與清的父親─赤龍城領主仇如海有關,這二人都已經去世多年。所以,小雪當時說了謊。然而,想深一層,小雪之所以哭,會不會是因為家人?小雪答應清留在仇家,留在赤龍城,清當然開心不已;但他卻從沒思考過,小雪與藍翎城的家人的關係,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清開始覺得,讓小雪留在自己身邊,將赤龍城認作自己的故鄉,可能不是一個最優解。

 

  清覺得自己有需要跟小雪聊一聊,於是在完成公務後,抽了一點時間往小雪所住的屋子裡去。小桐見清來了,馬上來迎接,並說:“小雪姊就在房裡等你呢。”進了內房,只見小雪坐在床邊發呆,木像似的動也不動。清叫了小雪一聲,小雪立即回神過來,笑著應了句:“清哥哥。”看來小雪今天沒有哭,這個機會正好適合傾談。於是,清直接開口:“小雪啊,妳留在赤龍城已有一段時日,會不會思鄉、想念家人?”小雪聽了,覺得有點唐突,不過既然對方提起了…在這段時間,自己沒事坐著胡思亂想,都有想過身在藍翎城的母親生活如何?母親尚未知道自己已決定留在這裡,不回去了。…想來,樊家中出了一個叛徒叫做樊婼,如果自己沒有來過赤龍城,就不會發生一連串事件,不會像現在般進退失據…儘管樊婼如是想,但她也知道,如果自己沒有來過赤龍城,她就不會遇到清,清是喜歡她的,而她也喜歡清,互相喜歡的感覺,始終是美好的。

 

  清見婼沒有回答自己,似乎在出神,於是又叫了她一聲:“小雪?”小雪再次回過神來,點點頭,回道:“有一點吧。”清和小桐聽了,面面相覷:果然如此。清又問:“妳想回家嗎?”小雪一陣沉默,搖了搖頭:“我不可能回去了。”小桐忙問:“為什麼?”小雪回答:“我不可能回去,那個仍然將仇家、赤龍城視為敵方的地方,我不 屬 於 那 裡。”對她而言,家人是不可能被說服的。她也希望自己的家人能接受自己和清哥哥一起,但是不可能的。如果藍翎城的人知道她愛上了赤龍城的領主,真不知會有什麼後果…所以,她只可以留在這裡。雖然…她覺得自己也並不屬於這裡。清拉起小雪雙手,懇切地說:“既然如此,小雪妳可以一直留在這裡,妳 屬 於 這 裡。”小雪淡然一笑,點頭:“嗯。”果然,清哥哥還是愛她的,一心想她歡喜。清又說:“是說小雪住在赤龍城,但去過的地方都不多吧?既然已決定留下,我帶妳到處去玩吧!”的確,小雪來了這地方那麼久,卻只認識城下町,除此之外的其他景點她都沒去過。清心想,帶小雪熟悉赤龍城每一處地方,說不定能增加她的歸屬感,讓她真正能夠將這裡當成“家”。小雪笑了笑,再次點點頭。

 

(待續)

 

----------------------------

 

十四

 

  第二天,小雪剛睡醒,跟清、翔吃過早飯後便被拉了出去。“我們去哪裡?”小雪問。清笑道:“到龍津江上遊船河。”小桐也說:“小雪姊妳一定會喜歡的!”龍津江是琳瑯國主要河道之一,貫穿幾個大城,其中整個赤龍城有三分之一的居民─主要從事運輸及漁業─都靠它討生活。整條龍津江最深最闊的位置正位於赤龍城。

 

  一行人租了艘黑篷的小船,僱了個划船的,慢慢駛往龍津江的下游方向,沿途欣賞風景。穿過繁華城下町的狹窄水道,居民的日常眾生相映入眼簾:以勞力換取金錢,搬運貨物來回奔走的苦力、售賣各式物品的兩岸店家、往河裡倒廢水的女人、賣艇仔粥或做生意,掛著燈籠的舢舨小船…。離開鬧市,開始進入人煙稀少的郊外,河道漸漸開闊,兩岸的景物由人車馬屋,變成了花草樹石。小桐認得地方,便對小雪說:“再往前一點便是鍾家村,是我的故鄉喔~”小雪隨口應道:“是啊。”她還記得小桐之前跟自己講過,她小時候在鍾家村生活的故事。沒多久,前方出現了一座巨大石橋,橋一端是鍾家村;而遙遠的另一端,則是相對較為熱鬧的玉石鎮,兩邊岸上都分別豎立了地界石碑。小桐興奮的指指點點,跟小雪說明岸上的事物,畢竟都是回憶。清曾經和小桐一同在這裡生活,雖然時間不很長;小雪彷彿看見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二人都身穿布衣,站在岸邊向他們的船揮手─就如同當年向二人前往玉石鎮做買賣的娘揮手一樣。這時,小桐回頭問清:“對了~那個,清少爺,今年的九月重陽,您是否都要到鍾家村來?”清回說:“是。其實妳不用問了,畢竟我每年都一樣到了去。”小桐顯得難以啟齒,說:“因為其實…清少爺您沒有義務年年拜祭他們,他們始終不是…”話口未完,清搶了白說:“不,他們是我的父母,在我心中,他們一 直 都 是。”小桐聽了,笑道:“謝謝您,爹娘一定感到很安慰。”小雪默默聽著二人的對話。他們的小船通過石橋底,漸漸駛遠。

 

  連續幾天,清帶小雪去了不同的地方遊覽:赤龍城裡最有名的佛寺及道觀,傳說兩者均與琳瑯國皇室有著淵源;名為“赤原”的古戰場,幾百年前,琳瑯國受外族入侵,幾個大城的領主曾經組成聯軍,於“赤原”合力把敵人擊退,現存的琳瑯國史書中都有記載此事;位於赤山上的“火雲洞”,傳說著名的“火雲道人”曾經在此修練,最後羽化飛升;陳家莊,聽起來雖然似是跟鍾家村類似的普通村莊,但這裡有名的是他們的觀音廟,還有“魚籃觀音”故事:幾百年前,這裡的觀音廟原本供奉著一個妖怪,這妖怪會遣風調雨的法術,牠向陳家莊的居民要求每年以一男童一女童作為祭品,否則便用法術改變氣候,讓居民們的莊稼長不起來;後來還是觀音大士到來把妖怪收伏,原來這妖怪真身是金魚,為躲避捕捉而潛到陳家莊附近的水域下,觀音大士把一個紫竹籃放到水中,唸了句咒語,金魚馬上現出原形。從此,陳家莊的居民非常敬信觀音,還把原本供奉妖怪的廟拆除重建,並改為供奉觀音。參觀過觀音廟,清一行人在陳家莊找了家飯店用膳。雖然本次出行的目的是為了讓小雪高興,但可能是因為清、翔兩兄弟太久沒有出門,所以他們看起來比小雪還要開心、興奮,小雪反倒像是個陪笑的;看著清、翔兩兄弟有說有笑,只讓小雪感覺自己被排除在外。整頓飯下來,小雪差不多保持沉默;小桐看不慣她這樣,於是努力地試著借題發揮,想讓小雪加入對話;因為他們點了一道鯪魚釀豆腐,所以小桐故意說“這個豆腐真好吃~對了,小雪姊家鄉的山水豆腐不是很有名嗎?有機會真想嚐嚐呢~”雖然小桐很努力帶起話題,但結果卻不很成功,小雪只應了句“嗯,是啊”便默默吃她的飯。這次出行並沒有成功達到目的,小雪並沒有特別開心,清他們也不是看不出來;也不知是景點出問題還是活動安排出問題,清和小桐已經盡力了,但小雪個人不投入,也是沒辦法的事。

 

  回到仇家大宅,由於小雪持續悶悶不樂,清要小桐好好照顧她,並每晚向他匯報情況。小桐告訴清,小雪姊幾乎每天都在自己的房中或行或站,有時坐著讀幾頁書;有時到屋外庭院散一下步,回來就到床上或躺或坐;就清自己所見,小雪近來胃口不佳,晚飯只吃一小碗飯,不怎麼夾菜,“當然了,小雪姊根本不怎麼郁動,吃不下飯也是正常。”小桐說。清問:“小雪她…連劍也沒興趣練了嗎?”他明明記得,她也有習武的。小桐搖搖頭。二人所不知的是,小雪的劍是樊家之物,上面刻有家紋,看著家紋會讓她不得不想起家裡…到底難受。

 

  這天,外面有人給清送請帖來,原來是清的舊書友─赤龍城裡有名的富紳─胡文、胡武兄弟請他和翔到胡氏花園玩。清想起小時候到胡氏兄弟家串門子,他們家的花園對他而言就是個桃花源。再說,他跟兩位故友不見多時,他亦想把小雪介紹予二人認識。清把請帖的事告訴小雪,並邀她與他同往;小雪沒有反對。

 

(待續)

 

--------------------------------

 

十五

 

  胡氏兄弟的花園在赤龍城幾乎無人不識。這個下午,清帶小雪來到花園參觀,順道跟舊書友聚舊。清、翔和小雪分別坐轎前往,腳力們在一對大宅紅門前停步,門上有一匾額書“胡府”二字。守門人看見來客,馬上入內通報;沒多久,傳說中的胡氏兄弟終於現身迎客。小雪剛下轎子,映入眼簾的,是兩位長相非常相似、幾乎一模一樣的帥哥公子;最出奇的是,二人都長了雙異色瞳─一人是左藍右紅,另一人則是左紅右藍;二人看來與清年齡相若。小雪曾經聽說過,世上存在著不少天生異稟的人,長有異色瞳只是其中一種;這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多長了一根手指,或者身體上有些部位長的比其他人或大或小,不過,這些人並沒有比普通人多出什麼特殊能力;然而,在以往迷信的人眼中,凡是天生異稟的人,若不是神仙托生,就是妖魔轉世;迷信的人們會把他們交給巫師處理,最低限度都要進行一下辟魔儀式,以確保他們不會對鄉里造成不良影響。清向小雪介紹:這二人就是他之前向她提過的胡文、胡武兄弟。小雪老實的跟二人打了招呼。“歡迎歡迎,請進請進。”兄弟倆將清一行人延入,並連腳力們一同招待:“各位辛苦了,請入來喝杯茶,吃點東西。”進了花園,首先吸引小雪視線的,並不是亭台樓閣、奇花異草、假山流水;而是眾多在此地各自尋趣的遊人。原來這花園日常對公眾開放。眼前所見:

 

  一小群又一小群的人們,或是一家老小,或是三五親朋,坐在草被上或樹蔭下舉行小聚會,把酒暢談或聚餐耍樂;進行著你躲我藏的遊戲、到處奔跑的小孩子發出了吵鬧的聲音;小涼亭內,兩名老者在棋盤上對戰了一場又一場,旁觀者們將“觀棋者不語”的規則拋諸腦後,你一言我一語;更多的男男女女散落在園內各處,靜靜的說話、欣賞風景。

 

  胡氏兄弟帶著清他們在通幽曲徑上步行,途經一扇月洞門,門上有一匾額書“善園”二字;穿過洞門,行走至一紅橋,紅橋連接著一個小島,島上有座湖心亭,亭內擺放了一圍酒席,兩、三名侍女在亭內待命。這裡就是舉行午餐會的地點:半室外的環境,被花草樹木所包圍,潺潺的瀑布聲作為背景音樂。這地方平時也向公眾開放,亭台位於水中央,與岸邊有段距離,岸上的人聲雖能傳至此,卻不至於太嘈吵,對聚會構成騷擾,是旺中帶靜的設計。一行人行至亭內,小雪看見亭子的兩根柱子上分別刻了兩句對聯: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小雪不期然說出了對聯的典出:“太上感應篇?”走在眾人之前的胡文聽了,應道:“對。這兩句話一直是我兄弟倆做人的座右銘。”小雪點點頭:“嗯。”這時她想到的,是自己真是應有此報:翔對她態度改變,讓她覺得自己並不真正被仇家接納;她也不能回去藍翎城,因為她自覺是家族的叛徒。如果她一早懂事點,便不會跑來赤龍城惹事生非;如果她一早跟仇翔他們說出實情,事情就不會變成這樣。

 

  一行人圍桌坐下。胡文說:“酒微菜薄,請勿見怪。”眾人隨後起筷。小雪是第一次來胡府作客,早在出發前,清已對小雪介紹過胡家:赤龍城乃至琳瑯國一大富商,在全國從事各種生意,衣、食、住、行四大方面都有涉略。清把小雪以家人身份介紹予好友兄弟二人,並把跟小雪從相識開始一直以來的故事,一五一十告訴了二人,二人聽後略顯驚訝,畢竟小雪,也就是樊婼,可是來自仇家的敵對家族的人。午餐會開始了不久,胡府一名僕役急步前來,說有急事要向主事人報告。胡文向眾人表示失陪後,離席跟僕役對話,期間臉上並無表情變化;最後,胡文對僕役發出了指示,僕役表示明白後離去,胡文回到他的座位上,見眾人停了筷,笑道:“沒事了,大家請繼續用餐吧。”他弟弟胡武關切的追問何事,胡文簡單的向眾人解釋:他們從事藥材批發的藥行,最近將一批藥材賣到別的大城;然而,藥材在運送途中卻發生意外,全數報銷;剛才正是藥行派人來向胡文報告此事。胡文對藥行的人交待了:就算是無法預知的意外,他們始終是無法達成與買方的合約,因此務必要賠償予對方或退款。事情已得到解決,但胡武還是有點擔心,問哥哥是否要先到藥行去看看,胡文跟他說:“我們還有客人要招待呢。”胡文一再表示事情不要緊,讓在座的其他人放心。於是,午餐會繼續進行。

 

  整頓飯下來,除了小雪以外的其他人都談笑風生,畢竟這群人都是認識多年的好友。小雪默默吃著飯;清雖然跟好友聊天聊得非常開心,但他並沒有將小雪擱在旁邊不聞不問;他偶爾會夾點蝦仁或茄子到小雪的碗裡,每次小雪都會微笑著接受清的好意,然後隨即陷入沉默。胡文及胡武也注意到小雪的表情,她看起來一點都不盡興、快樂,似乎心事重重。胡文關心的喚了小雪一聲,問她是否有什麼需要。小雪也意識到自己在午餐會上發呆非常失禮,她笑笑的表示自己沒事,順口誇了誇胡府的花園真漂亮,花園取名“善園”真是個好名字,這湖心亭柱子上的對聯也非常有意思。聽了小雪這樣說,胡文解釋道:“‘善園’這名字是我們父親所取,當初決定把花園開放予公眾使用;‘善園’與‘善緣’音通,也是父親希望家族能夠廣結善緣的意思。至於這亭子的對聯,則是當年父親在陳家莊觀音廟受到啟發而寫。‘魚籃觀音’的故事,相信你們都聽說過吧?”眾人點頭。胡文繼續說下去:“幾百年前,金魚妖怪在陳家莊為禍,向居民索食童男童女;然而,在更久遠的以前,陳家莊的人們以漁業為生,多造殺業;人吃魚,魚吃人,這是因果,是業力。世上不會有無緣無故的災禍,一切皆為人所感召。我們胡氏家族經營生意,到今時今日,規模已擴展至整個琳瑯國,衣、食、住、行四大方面都有涉略;樹大必有枯枝,發跡史上亦有見不得光的地方。過去發生的事不可追究,但棄惡從善卻是必須的。為了警惕家族後輩,父親寫下了這對聯。”

 

(待續)

 

-------------------------------------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