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資料/名詞解釋/設定
<我爸是吸血鬼,而我媽是狼人?!>
特別資料/名詞解釋/設定:
1 存在之力 - (雖然不是本故事的重點,但還是列出來吧,從網上擷取下來,為配合本故事發展而稍作了修改的存在之力解說!老天,我超喜歡《灼眼的夏娜》的存在之力概念!)
Power of Existence,維持現世一切事物存在的能源。
所謂的證明存在,就是讓你的存在之力時時刻刻與週遭的存在之力產生共鳴。於是你的存在就與周圍的存在產生牽絆,也就是聯繫,於是周圍的人便會知道你存在的這個事實。由於我們本身就是在這個世界中誕生的,所以我們的存在之力的作用,只在於維繫我們與這個世界的存在之力持續產生共鳴,進而與世界維持連繫罷了,所以並不會消耗存在之力;
但神或是魔(神魔是人類對來自異世界的人的通稱,對人類安全且有貢獻的一般稱為神,相反,威脅人類安全又勒索人類的一般稱為魔,你會發現有好些彼方者同時具備神與魔的特質)並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而是從異世界過來的。他們在我們這個地方出現,世界為了強迫接受他們這個原本不存在的東西,於是必須消耗存在之力,好以證明他們存在的這個事實。為了必須持續證明神或是魔這些不可能存在的東西,必須要持續銷耗存在之力,這就是神魔們要吃人,或是與人類建立契約的原因。
2 彼方者 - 意思類似<夏娜>中紅世使徒,就是來自異世界的人/外星人
3 希歐多爾 - Theodore,意即天主的贈禮。彼方者對主角所在世界的稱呼
4 精神力 -
精神力等級 - 簡單而言,就是根據人或神或魔的精神力強度而設的等級制度。五級最低,然後四級、三級、二級、一級的往上升,最高是特級。等級愈高者,其精神愈接近「純粹(或自在)」。很多人以為純粹就是善,其實不然。正因為並非純粹,才會有善惡之分;對於很接近純粹的神魔而言,「善」或是「惡」的觀念並不存在。舉例而言,要是一個神魔被另一個神魔搶走了秘寶,被奪去重要東西的神魔即使氣餒,但也不會覺得對方有罪,只會單純地判斷出「被他搶走了,我輸了」的結論。
精神力強度與存在之力沒有直接關係。不過,特級的神魔會比第三級的神魔銷耗更多的存在之力。
5 非唯型者 - 懶人包。講人話,就是神明、仙人的意思
要注意就是,彼方世界的人也有自己信仰的神明
非唯型者,是彼方者對所謂神仙的理解,並創造出來的中性名詞
相較於彼方,主角所在世界文明落後,人們會將偶爾出現的彼方者視為神明/天使
另外參見<信仰元力>的解釋
6 契約 - 以神秘學角度出發,「契約」是唯型者(人類)與非唯型者(神魔)間建立聯繫的一種方法,其中契約簽訂的難易程度,與唯型者從契約中獲得的利益相關。只要非唯型者願意,就能簽訂以唯型者為主的主從關係契約,簽訂了契約的唯型者能任意使用非唯型者的力量(也就是所謂的「式神」),或要求非唯型者替他辦事。
平等關係契約,大致也相同,不過非唯型者隨時能夠中止這種契約。另外,從主契約的簽訂,必須要得到唯型者的允許,契約成立後,唯型者能夠使用非唯型者所允許使用的部分力量,並為取得的力量付出相應的代價。
靈魂契約,或稱為使僕魔契約,最不平等的契約,唯型者從契約中得不到任何好處,而且自身的一切都屬於非唯型者的,只要非唯型者願意隨時可以侵佔唯型者的軀體,或取走唯型者的靈魂。不過,相對的,想要簽訂這樣的不平等契約,必需要唯型者絕對願意才行,契約唯型者如果在儀式中有一絲反悔,契約就不能成立。唯型者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使僕魔。一般人擁有的使僕魔都是幻獸,以自己的同族為使僕魔的情況比較少見;至於唯型者將非唯型者收伏,兩者締結主從關係之契約的例子更是少之又少。
唯型者(人)不可能殺得死非唯型者(神魔),雖然基本上靈魂契約一旦簽訂,唯型者與非唯型者之間便隨即變成「生命共有」狀態,隨便一方死亡,另一方也沒多久可活;身強力大的非唯型者也不會那麼輕易向弱小的唯型者低頭,通常是締結契約的唯型者與非唯型者之間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互信基礎(某些靈力高深的式神是代代相傳的,比如父親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或者弟子便會自動得到操作式神的權利和能力)。要不就是粗心大意的非唯型者受到狡猾的唯型者哄騙,糊里糊塗的跟人家簽訂了對自己一點好處都無的契約,為討個小小的甜頭,最終因小失大。(「贏粒糖,輸間廠」乎?)
7 教會 - 指的是聖教教會,聖教作為中土大陸唯一合法的信仰,認為這個世界,包括人類,都由天主所創造;天主,是唯一的真神。
在中土以東,被稱為中東的沙漠地帶,存在著聖教教徒心中的聖地。
8 教廷 - 是聖教教會的中央領導機構,為使教會正常運行,並達致其目的,而進行協調並提供所需要。雖然並沒有約章規劃出教廷在大陸的領土範圍,但它對整個中土大陸卻有舉足輕重的政治影響力,不但擁有自己的騎士團,甚至還是伍爾斯王國實際上的最高權力機關。
9 古代信仰 - 一個有教養的學者會使用的名詞。
聖教作為中土大陸唯一合法的信仰,自然地,其他信仰都是異端;天主以外的神都是邪魔
10 天主 - 聖教教義中的唯一真神,實際上只是一個概念/符號,暫且不表
11 信仰元力 - 由信徒對神魔/彼方者虔誠的信念轉化,(由於連撒旦這種大反角都有人為其創立所謂的撒旦教,所以結論就是不一定只有神才受人敬拜,雖然這些不拜神卻拜魔的傢伙給人感覺很中二病,不滿現狀啊!)供給他們信奉的神魔/彼方者的力量,信徒愈多力量愈強,可抵銷神魔/彼方者的存在之力消耗。
按:當一個人對信仰變得依賴,斯為頹廢;
當一個神魔對信仰元力變得依賴,是為墮落。
卡爾.馬克思如是說:「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12 非唯型分裂 - 又稱精神力分裂、意識分裂,不過還是「非唯型分裂」這個名字較不會讓人混淆,而且也貼切多了。顧名思義,是常見於非唯型者身上的一種現象,但在個別精神力很強的唯型者身上(人類、妖精)也有可能出現,也就是類似出體經驗(靈魂出竅,又稱元神出竅)的情況。注意,此現象與精神分裂症(指患者與現實分隔脫節,很難分辨真實和虛幻,就好像在清醒時卻又在做夢一般)無關。非唯型者是宛如虛設般的存在,即使被千切萬斷或是融合在一起,都只有一個意志,個體既整體,整體既個體。
人話版本:可理解為羽化登仙,當人修鍊到極致時便可跳出生死輪迴
13 薔薇十字團 - Rosicrucianism,也譯作「玫瑰十字會」。
在本故事中,Rosicrucianism作為社會菁英份子的俱樂部,本部設於米德嘉爾德學院,有自己的徽章:一個木製十字架,其頂端冒出一顆正在綻放的鮮紅色薔薇花苞;而從花萼延伸出來帶著尖刺的數根枝莖,則反過來纏住了十字架。
代表成員:吉爾.德.萊斯/阿諾德.杜.威蘭諾瓦
(按:是現實中一個根植於西方神秘傳統的秘傳教團,以玫瑰和十字作為它的象徵。該會一直保持神秘,不為外人知曉。直至十七世紀初,有人以匿名在德國發表三份關於該會的宣言,外人才知道它的存在,不過,也有人認為十七世紀的Rosicrucianism根本不曾存在過,它只是一個文字騙局或惡作劇。)
14 弱肉強食 - 指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借指弱者被強者欺凌、吞併。
15 成王敗寇 - 舊指在爭奪政權鬥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稱為寇賊。含有成功者權勢在手,無人敢責難,失敗者卻有口難辯的意思。
----------------------
種族相關:
1 血族 - 代表:莉莉絲/伊莉沙白.伯特里/德古拉
通稱吸血鬼(Vampire),正式名稱為莉莉姆族(Lilim),與人類同源。始祖為「暗夜聖女」莉莉絲。懼光,以吸食人血為生。純種具有北歐人種外表及血色瞳。有部分吸血鬼在無需吸血的時間會狂啃人類食物(例:串燒、巧克力),這種情況就叫做「嗜好品」。
從自然優化定律角度來看,吸血鬼是注定會息微的種族-為了達到人口控制,及平衡相互仇視的氏族(De Villa Nova、Griffith、Arulsia)之力量。
吸血鬼繁殖有兩種做法:交配/初擁
過多的吸血鬼數量,會增加無氏族者與虛弱的後裔數量,以及危害吸血鬼之避世。物以稀為貴,吸血鬼數目本來就不多,也從來沒經歷過太平盛世,只有不停進行著無人能見的爭戰。
2 混血種(血族) - 代表:翡冷翠/阿諾德
Multiracial,與人類或其他物種交合所生者,無需要像純種般時常吸血,有的甚至可以終其一生都不吸血。然而,正因沒有以人血補充血族必須之養份,部分混血種的壽命較短(但跟普通人類相比,青壯期還是很長)。混血種大多可以人類的方式生活下去,不怕陽光(即是日行者,Day Walker),並存在黑皮膚或黃皮膚者。
3 血奴 - 通常為不幸被抓的可憐人類,定期為血族主人提供鮮血飽餐一頓。得到的待遇其實不差,雖然會失去自由(作按:「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才是正確的價值觀),至少有許多好東西能吃。畢竟若血奴吸收多點營養,就能提供更優質的血液予主人啊。
4 初擁 - Embrace,純種血族的繁殖手段,指將莉莉姆族的詛咒傳至人類(妖精也可以)身上,將其變造為吸血鬼的行為。給予初擁的吸血鬼為變造者,而被變造出來的新吸血鬼則稱子嗣。初擁意味著在允許目標飲用變造者的血之前,必須先吸乾目標的血液。初擁的失敗是常見的,變造者很有可能意外地殺了目標,或最後只獲得一個虛弱的子嗣。
5 妖精 - Veela(維拉族),能夠隨意改變外形的生物,等級界乎唯型與非唯型之間(也就是界乎妖怪與神仙之間唷)。她們一般被認為居住在森林、湖泊、山川和雲霧中,可以變成天鵝、馬、老鷹、蛇或者狼,但是還是她們人類的樣子最能誘惑人。她們有的是長髮,有的是捲髮,有的是金髮,有的是白金色的銀髮。在變為人類時,她們是美麗年輕的女人,穿著薄紗在仲夏夜的月下舞蹈。百度百科如是說:「迷戀上她們的男人會忘記世界的一切,不吃不喝,不睡覺。如果有那個不幸的人在Veela跳舞的時候參加到她們當中,就只能不停地跳舞,直到最後筋疲力盡地死去。」
Veela同時也是阿瓦隆湖的守護人,她們當中九位法力最高的同伴會在湖的周邊佈下結界,閒人與狗一律禁止出入。(喂)
6 精靈 - Nephilim(尼非林),蠻荒之地的種族(與中土大陸遙遙相對),自遠古時期已存在。傳說中為天使(彼方者)與人類的混血兒,維基百科如是說:「拿非利人(尼非林)見於舊約聖經中,包括創世紀6章1~4節、民數記13章33節等處所描繪;也見於其他聖經卷和一些非正典猶太人著作。
『當人在地上多起來,又生女兒的時候,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耶和華說,人既是肉體,我的靈就不永遠與他相爭;然而他的日子還有一百二十年。
6:4 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交合生子,從那時起地上就有了拿非利人;他們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
7 賢狼 - 代表:雷木思/伊希斯
講人話,就是活了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年,成精的狼
8 狼人 - 代表:翡冷翠/葛伶
Lycanthrope/Werewolf,一種傳說中的生物,據聞這種生物每逢月圓之夜,就會從人身變為狼身(也有說法是只要看到跟滿月一樣圓的東西就能變成狼)。轉變為狼身的人狼由於不能控制自身的獸性,所以會襲擊周邊的家畜或人類。狼人和吸血鬼一樣,亦屬於不朽世界的生物。
本作中,翡冷翠與葛伶設定為賢狼雷木思的子孫。
----------------------------------------------
世界/地方:
1 希歐多爾 - Theodore,意即天主的贈禮。彼方者對主角所在世界的稱呼
包括三大陸(中土、蠻荒、黑暗)
2 瓦爾哈拉 - Valhalla,原意指北歐神話中的天堂,亦意譯作英靈神殿;掌管戰爭、藝術與死者的主神奧丁(Odin)命令女武神瓦爾基麗(Valkyrie)將陣亡的英靈戰士帶來此處服侍,享受永恆的幸福。
在本故事中,Valhalla為彼方者所居住的異世界,透過由Veela把守的阿瓦隆湖/中東聖地的畢士大池遺址可以進出此地;少部分討得神靈歡心或是基於特殊理由的人也可以住在這裡。
3 尼福爾海姆 - Niflheim,在北歐神話中,其義為「霧之國」(Mist-home)。是個終年充滿濃霧、寒冷的地區。有時候,尼福爾海姆又被稱為海姆冥界(Helheim),意思就是「海拉的家」(Home of Hel),也就是「地獄」。由洛基(Loki)的女兒海拉(Hel)所統治的死亡之國,只有亡者的靈魂會來到這裡。
尼福爾海姆與海姆冥界的分別是模糊不清的。
在本故事中,Helheim作為Niflheim的別名,兩者所指的都是亡靈之國,由歐西里斯女王所統治。
4 中土大陸 - 故事開始的大陸。主角們的故鄉(以現實歐洲為藍本)
5 蠻荒大陸 - 大洋的彼岸,對中土居民而言是神秘的存在。精靈族故鄉。
6 黑暗大陸 - 位於世上某角落,終年不見天日的大陸。血族等喜暗物種的地盤。
7 所多瑪 &蛾摩拉 - Sodom and Gomorrah,《聖經.創世記》14章2~3節中提到,Sodom與Gomorrah是摩押平原(死海的東南面)五城中的兩個。Sodom如今已沉沒在水底。依記載,Sodom是一個不忌諱同性性行為的性開放城市。
在本故事中,Sodom與Gomorrah分別位於黑暗大陸,一南一北,以一河為界,分別是Griffith家及Arulsia家的領地。
8 伍爾斯王國 - 一個位於中土大陸中南部,歷史悠久的小王國,女主角翡冷翠的祖國,故事便開始於此。首都為聖特拉爾。亞基坦尼亞的東南部與其接壤。
8.1 托斯卡尼 - 
8.2 達契亞 - 
8.3 雪花莊 - 
8.4 茲安城 - 
9 聖米凱爾山 - Mont Saint Michel,是亞基坦尼亞諾曼第附近,距海岸約一公里的岩石小島,為布列塔尼旅遊勝地,也是中土聖教教徒的朝聖地,山頂建有隱修院。
10 米德嘉爾德學院 - 位於伍爾斯王國,教授各種科學,培育精英的重要機構
學院內除了本國的學生之外,也有不少來自加爾瑪尼亞及亞基坦尼亞的學生於此就讀。
11 阿瓦隆 - Avalon,Veela們居住的森林湖泊,傳說中四周為沼澤和迷霧所籠罩,傳說「賢者之石」就隱藏在那兒,有許多冒險者或是勇者被吸引前往,不過目前並沒哪個人成功,更甭提看見Veela跟找到「賢者之石」。也有人說阿瓦隆是彼世中神秘的極樂仙境,「遺世後塵的理想鄉」,一個像世外桃源的地方。事實上,阿瓦隆湖是進出異世界的門,它是既存在於這裡,又不存在於這裡的地方,能前往之的只有有需要前往之人而已。(對比起《灼眼的夏娜》的紅世;一個人類永遠無法到達的異世界,Veela對咱們已算寬容了)
12 中東 - 中土以東的沙漠地區,存在著聖教教徒心中的聖地。聖地在過去的一千年,由便雅憫王族統治;便雅憫王族在聖地為天主建立起一座神殿,稱為聖殿;在數百年前,異族入侵,便雅憫王族被驅逐,聖殿遭摧毀,聖地成為了異教徒的國家。
13 畢士大池 - 位於聖殿附近的遺跡,與阿瓦隆湖一樣,是進出異世界(彼方)的門
14 葛斯特島 - 主角翡冷翠的故鄉,位於南方,屬於伍爾斯王國。女主自小與父親在島上行醫。如同桃花源般的地方。
15 聖特拉爾 - 伍爾斯王國的王都,首善之區
16 楓樹街&櫻桃街 - 聖特拉爾相連的二特色街道。楓樹街有名的是食堂兼旅館「庫胡林之槍」
17 亞基坦尼亞 - 在中土大陸的另一個王國,位於伍爾斯王國的西北部。
18 加爾瑪尼亞 - 中土大陸最大的國家,由一堆鬆散的城邦組成,加爾瑪尼亞皇帝是它們的共主。位於亞基坦尼亞的東北方。
19 加利諾斯 - 加爾瑪尼亞城邦之一,位於高原之上
20 契伊提 - 加爾瑪尼亞城邦之一,鄰近加利諾斯
21 芬布爾 - 中土大陸北方地區的總稱,中土居民對它的印象是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21.1 許珀耳玻瑞亞 - 位於芬布爾的神秘國家
22 極東 - 住著與中土大陸截然不同的人類。遙遠的東方,以現實的亞洲為原型。
23 桃源鄉 - 流傳於極東諸國的烏托邦/天堂仙境
24 色雷斯 - 
25 牡丹國 - 中土大陸的一個王國,位於伍爾斯王國東北部
26 紫荊城 - 牡丹國一個特殊城邦,目前正向宗主要求自治
27 香草國 - 中東沙漠諸國之一
28 晞玥國 - 極東諸國之一
29 赤沙國 - 極東諸國之一
---------------------
秘寶:
1 賢者之石 - 一種存在於傳說或神話中的物質。它被認為能拿來將一般的非貴重金屬變成黃金,或製造能讓人長生不老的萬能藥,又或者醫治百病。其他的稱號還有哲學家之石(Philosopher's stone)、天上的石頭、紅藥液、第五元素等等。
它是最重要的秘寶,即使是對於諸神而言也一樣。在本故事中,它的重要性相當於由女神伊登(Idun)負責保管的黃金蘋果。
女主翡冷翠的父親成功造出賢者之石,賢者之石卻令父女倆成為被追殺對象
1.1 弗拉梅爾石 - 其實就是賢者之石。弗拉梅爾(Nicolas Flamel),最早開始研究賢者之石的人。
2 《死者之書》 - Book of the Dead,原意指古埃及帝王死後放在陵墓和石棺供「死者」閱讀的書,內容多是對於神的頌歌和對於魔的咒語,同時也保存了豐富而生動的古埃及神話和民間歌謠,又稱為「亡靈書」、「死亡之書」。
在本故事中,《死者之書》是冥界女王歐西里斯持有的術法書。
3 《啟示錄》 - Book of Revelation,原為《新約聖經》的最後一章,據說是耶穌的門徒約翰所寫的,主要是對未來的預警,包括對世界末日的預言:接二連三的大災難,世界朝向毀滅發展的末日光景,並描述最後審判,重點放在耶穌的再來。約翰寫啟示錄的時候,正值基督徒因信耶穌基督、承認耶穌為主而慘遭迫害。而啟示錄的出現,正好給一班受苦基督徒一個來世的盼望,勸勉他們在遭受苦難和迫害的時候仍要堅守信仰,仰望將來天上的福份。
在本故事中,《啟示錄》與《死者之書》一樣是冥界女王歐西里斯持有的術法書,書中文字具有魔力,讀出描述異象的部分可以使異象具體化,發動跟異象相關的攻擊。
4 <天使拉結爾之書> - 神奇的書,傳說記載了天上地下所有知識,包括賢者之石如何製造
不同人手上保存著書的殘頁,其中一人是女主翡冷翠的父親
5 畢士大 - 
6 柯羅諾斯 - 
-----------------------
物品:
鐵處女 - Iron maiden,用來刑罰和拷問的一種刑具,外形呈類似聖母瑪利亞的形狀,高約兩米,內部有人型的空洞。前面可以從左右打開,內部的空洞可以容納人。把犯人放入鐵處女內部的空洞中,然後把門關上,犯人就會被門上的釘子刺穿全身。
伊莉沙白.伯特里喜愛的人肉搾汁機(
---------------------------
傳統節日列表:
元旦(1月1日)
聖瓦倫丁節(2月14日)
狂歡節(2~3月)
米迦勒節(9月29日)
冬臨祭(10月31日)
留言
張貼留言